GA黄金甲

服务热线

029-8258 6661

扫扫有惊喜!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
电商加速“死亡”之谜:成本高企堪比线下店 多隐患易引发“骨牌效应
发布时间:2020-08-11 | 浏览次数:1071

“大部分人都以为网店成本比实体店低,但在实际经营中,人员成本、运营和维护费用、仓储物流费……特别是昂贵的引流费,让我们苦不堪言,成本甚至大大超过实体店。”一位电商运营者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。

部分电商企业正在加速“死亡”。

数据统计,2019年至少有41家电商公司倒下,包括生鲜电商、社交电商、奢侈品电商等多种类型,不乏乐蜂网、淘集集、尚品网等自带流量的知名电商,它们有的甚至曾获高瓴资本、雷军等资本大佬的青睐。今年上半年也已至少有5家电商倒闭。

而实际上,市场上的“死亡”电商已远超这一数据。

这些电商在诞生之初,大多受资本追捧,并戴以“新经济企业”的光环,为何会在短短几年内就倒下?它们有的手握十几亿元的融资,又如何在一夜间烧光?


电商经营成本高企

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注意到,近两年“死亡”的电商企业,大部分成立于2015年前后,主要集中在生鲜食品、社区电商、服饰服装等行业中,资金断裂、造假骗保、商业模式匮乏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。

电商成本主要包括专业研发团队人工成本、系统研发费用、日常运营成本等,还有技术服务费、税费、仓储物流成本、返点等。而这对商家和流量尚不稳定的中小规模企业而言,是笔不小的开销,前期大部分电商处于烧钱状态。

一位电商平台负责人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公司增加电子商务业务后,在系统开发上耗费了不少的费用,同时需要邀请、定期培训、深造电子商务专业人员,增加了成本费用,电商平台从初建到稳定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,但一般撑不到那么长时间资金链就断裂了。”

而对于另一类入驻电商平台的商家而言,其成本主要是人力运维、商品采购成本、年费、平台货客引流成本等,引流成本、广告费等居高不下,让这部分商家苦不堪言。

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调查了解到,目前电商业内平均获取一个客户的价格在200元-400元不等,很多商品本身都还没200元,如果不能抓住老客户复购,那就是赔了。

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对于电商卖家而言,流量成本是非常可怕的,虽然网店不用租金、装修,但除了流量费用支出之外,还要向平台缴纳基础服务费、年费、各种营销数据分析服务费等,实际运营成本不比实体店低,有的甚至要高出很多。”

在高企的成本下,早期得到融资的电商如在持续烧钱的同时,没有及时的资金支持,又难以盈利自救,那么就很容易“昙花一现”。

海豚智库创始人李成东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采访时表示:“走融资路线的电商创业公司成功率很低,近两年出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,电商公司做到初始规模就因为缺钱急于融资,但很多在竞争中失败,走过了A轮就走不下去。疫情对生鲜、百货服装、家居电商冲击也比较大,很多电商企业只有往年不到70%的销售额,支撑不起高额的成本支出,瞬间死亡。”

电商行业早已走过了“三台电脑、两个人”就可以运营的时代,如今在充分竞争、人员物流成本极高的时期,电商对现金流和网络资源有极高的要求,这也是传统电商大企业都纷纷布局线下的原因。与此同时,在新兴和细分电商领域,大家一窝蜂似的涌入,也让没有雄厚资本支撑的部分电商提前“夭折”。

曹磊认为,整体来看,电商的倒闭受多重因素影响。“从外部来看,资本寒冬、行业的市场竞争激烈触发丛林法则,流量资源被阿里、京东、拼多多、美团寡头所垄断,且它们的触角也正在伸到细分领域,中小电商生存环境恶劣、融资不畅、举步维艰;从内部看,企业战略、方向、股权结构、管理层内斗等一旦出现问题,资金有一环跟不上,立刻引发‘骨牌效应’。”

 

创新才能活下去

近两年里,有一定融资规模的新兴电商开始出现新一轮集中倒闭和洗牌,它们大多“死于”商业模式匮乏、资金链断裂。

“在新技术、新需求和新消费之下,电商正在被赋予新的意义,其模式正在不断创新,平台正在不断丰富,直播电商等新形式兴起,跨圈融合是未来的方向。”李成东认为。

“‘新经济’无非是个概念,上述板块都跳不脱‘零售’,零售根本上还是在梳理人、货、场的关系,考虑的是成本、收益。如果成本居高不下,收益并不可观,所谓的那些‘商业模式’很难跑通。电商要想活,就必须创新商业模式。”钉科技创始人、产业经济观察家丁少将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
他认为,今年电商的危与机都是相对的。“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次”,依旧适合今年,关键是企业选好目标,做好规划,因为流通和消费的需求不会消失。


GA黄金甲